报名人数298905
资讯中心 > 课程相关资讯 > 技工技能类 > 汽车美容 > 汽车美容资讯 > 中国洗车与汽车美容市场新一轮洗牌!

中国洗车与汽车美容市场新一轮洗牌!

时间:2015-11-26 09:11 来源:网络

  中国洗车与汽车美容市场新一轮洗牌!

  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跃居世界第9位,就北京地区而言,人均汽车保有量为17%辆。如此巨大的汽车市场,造就了中国汽车服务行业短暂的兴旺。汽车美容的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洗车作为汽车美容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有车一族耳熟能详的基本概念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汽车美容业的许多现状让经营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巨大的汽车服务市场。各种新的概念不断进入或产生于中国,而许多汽车美容店“半死不活”的经营现状正在困扰着投资者们:巨大的市场,却不能给投资者们带来良好的利润回报。难道汽车美容业在中国就是必须这样艰难的前进吗?

  我们先就中国汽车美容业中最重要的部分—洗车进行分析。

  洗车,挣扎在爱与恨的边缘

  中国的洗车业,不但拥有巨大的市场,更拥有可怕的竞争环境。低端洗车门市,5元人民币就能完成一次洗车作业,而高端洗车开价50或80元人民币,甚至更高。巨大的价格差异后面,是不同的洗车概念的支撑。“一块毛巾从头擦到尾”的街头洗车摊点和先进的流水线式洗车消耗的人工不同却有着不同的价值。可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市场,据调查,每家洗车门市,每天都拥有40辆车的业务量。以北京为例,214.6万辆汽车(2005年统计数据),每辆车每次洗车以拾元人民币计,假设一辆车每周洗一次,那么一年下来,北京的洗车业就有约11.16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但是,目前我国的洗车业却面临着盘子不大,苟延残喘的扰人局面。

  经营层面,洗车业面临管理、资金、市场潜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不规范的管理是洗车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无论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到店面资金的管理,都是店主无法把握的因素。任何一家洗车店,为了更好的聚拢客户,都有自己的操作规程,可是洗车对于每天从事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人员来说,是枯燥而乏味的,这就导致了操作人员在具体的洗车作业中难免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出现。资金方面,任何一个在洗车完毕之后离车主最近的员工都有可能直接得到车主给付的洗车款,对于老客户来说可能存在一个固定折扣的情况,但是对于新客户,就有可能出现洗车款被员工吞没的现象。作为负责人的店主,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关心每一辆车的操作、收款过程。这就给客户一种不专业、无序的印象,必将对洗车店的客户忠诚度带来威胁。

  一家普通的洗车店,正常情况下每天拥有30至40辆车的客户量,以每两车拾元的洗车费用计算,一家洗车店每天的洗车流水大概在400元左右,扣除人工费用、水费、电费、设备老化、店面租金等费用,实际利润已经寥寥无几。这样的一个经营状况,如何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投入?据调查,京城近90%的洗车店都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小额的利润与不断更新的概念、设备采购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深化。而洗车这样一个汽车服务商铺非有不可,但又无利可图的业务,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引入大量资金并且在短期内收回投入。资金状况的恶化让洗车业长期止步不前。

  目前中国的洗车业服务项目无非洗车、打蜡、封釉、抛光、镀膜,概念、设备的更新也是围绕这几个传统项目在打转。许多车主都会在爱车落满尘埃、失去光泽的时候要求洗车、打蜡业务,在爱车划痕较重的时候采取抛光、封釉进行弥补,越来越多的车主会选择镀膜业务。就是这样一个固化的市场,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从业者因无亮点可以吸引客户而无可奈何与现状。

  从有车一族的角度考虑,无非是希望能够花费最少的钱来获得最好的服务。现在市面上传统业务已经站稳脚跟,也都被车主所接受,这样商家就只能开展价格战,这更加剧了洗车业的混乱局面。传统洗车项目的影响,也使车主在固化的服务市场面前无所适从。

  许多车主出于对爱车的喜爱,还会在闲暇之时自己动手美化爱车。山东省的烟台地区高压喷头曾盛行一时,许多车主都使用这种喷头在自家门口为爱车“洗澡”,不但能够自己呵护爱车,还能省下洗车的费用。这样的状况的出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洗车业主要集中于几个大中型城市,其实洗车业的市场还非常的广阔。

  市场的导向给了车主狭小的选择空间,然而洗车操作中的许多不规范因素导致了洗车对汽车外观的危害。据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车主不能够认识到这种危害,而意识到这种危害的车主却碍于市场选择范围的狭窄而无奈摇头。

  中国目前的情况,多数的汽车美容=汽车毁容

  许多人可能还沉浸在每一次洗车、打蜡后爱车富有光泽的喜悦之中。其实,时下中国的洗车业正在充当着汽车毁容者的角色。

  大家都知道,洗车时需要使用毛巾,汽车打蜡时需要使用软毛打蜡机对车体表面进行反复的擦拭和打磨。正是这样一个操作过程,成为汽车毁容的罪魁祸首。分析其帮凶及毁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城市的空气状况。城市的粉尘、大量汽车聚集地空气中的油脂成分特别是汽车尾气中含有的金属粉末成分是对汽车表面造成划痕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金属的摩擦对于汽车表面的光油漆面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大多数的洗车门市对这样的因素往往是视而不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因素的存在。

  其次,是违反汽车本身性质的洗车、打蜡操作规程。使用清洗过B柱的毛巾擦拭漆面、用上下擦洗的方式擦洗带有加热导线的后挡风玻璃、使雨刷依靠自身弹簧的力量在挡风玻璃上回位、野蛮的抛丢车内脚垫、使用脏毛巾擦拭已经洁净的部位造成二次污染……林林总总的违规操作是每一位车主在洗车时都会碰到的。这样的蹂躏,留给车主的是看似洁净却伤痕累累的爱车。隧道式的自动洗车大多数车主都不陌生,清洗毛刷的卷扬为汽车带来了洁净,同时也会将地面、毛刷附近的沙石卷扬起来,快速的转动将这些沙石重重的敲击在汽车表面,划痕自然而成,而坐在车内的车主对此却一无所知……细细思考,违规操作给爱车带来的只能是百害。

  再次,就是微薄的行业利润而带来的以次充好、劣质物料横行。前面已经对洗车业微薄利润的因素进行了一些分析,也对洗车业混乱的市场价格体系有所提及。这些因素背后的支持者就是汽车美容服务提供方大量的使用劣质物料对客户的爱车进行“美容”。一条所谓的专业毛巾在短时间内擦拭多辆汽车、使用劣质车蜡、使用碱性清洗剂来达到快速洗车的目的……诚然,碱性清洗剂能够快速的清洁车体表面,但是碱性物质对车漆,尤其是最外层的光漆部分的危害,更是摧毁性的。油性的光漆能够迅速溶解于碱性液体之中。试想,使爱车富有光泽的光漆在经过若干次“溶解”之后,爱车的表面还能保持出厂时炫目的外表吗?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打蜡对于汽车的危害已经达到了如何的程度吧。

  打蜡是许多车主热衷的汽车美容项目。百元左右的价格,近一个月的光亮,是打蜡唯一能带给车主的。蜡是油性物质,能够很快的吸附空气中的粉尘、油性物质。打蜡,需要汽车保持蜡层至少30分钟,有的汽车美容商铺甚至要求车主将车蜡保持到24小时以上。这样,车主信赖的车蜡就有了充分的时间,甚至是充分的环境去吸收那些可怕的粉尘、金属物质、油性物质。蜡,油性物质,能够缓慢的渗透到汽车的光漆层中,也能够夹杂着可怕的污渍渗入车漆内部。在“打”经过陈放的车蜡过程中,无异于一张细小的砂纸在爱车的表面打磨,太阳痕、细微划痕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了。老化棉质毛巾的表面所聚结的棉球,硬度通常大于汽车表面漆的硬度。这样的打蜡过程是,先用带有金属的“小砂纸”将全车“打磨”一遍,然后用坚硬的棉质“砂纸”再次对汽车进行“打磨”强化。爱车之容毁于一旦。

  现在我们再来说那些随着车蜡渗入车漆内部的污渍,由于这些污渍成分多样,性状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性状、性质的变化迥异——有的侵蚀车漆,有的遇热膨胀,有的遇冷收缩……汽车的表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充分的“化学反应”,爱车的面子怎能不沧桑起来?

  可怕的洗车、打蜡,造就一张张带着太阳圈的爱车的脸。

  再说封釉,对车漆损伤更大,网上有许多帖子披露了不少内幕。其实许多美容店在行内人面前并不讳言,就是以次充好,逮一个赚一个,把封釉烂了算完事。

  许多有意识的车主不禁感叹中国汽车美容业的落后,期待中国汽车美容业的重新洗牌。

  汽车美容业期待洗牌!

  汽车美容业生存的依托是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中国拥有4400余万辆汽车(2005年数据),其中近10%为城市居民私家车。如此巨大的私家汽车保有量支撑着中国汽车美容行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利好的市场,孕育的却是一个畸形的汽车美容服务业。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汽车都享受过或多或少的汽车美容业务。这证明了汽车美容业在中国是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的。这个市场如果经营的好,将是一个上千亿的庞大市场,而如果运作的不好,则会让爱车一族伤心、失望。既然有需求,既然现在的汽车美容业存在如此多的不规范成分,为什么没有人能够为车主提供一整套无忧、安全、可靠的服务呢?

  据调查,中国的车主是最挑剔的。对于爱车,中国车主是最愿意付出的。打蜡用最好的车蜡、镀膜用最好的膜、抛光封釉挑品牌最大的……为了爱车的“面子”,中国的车主已经将金钱本身的价值置之度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