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人数298782
资讯中心 > 课程相关资讯 > 技工技能类 > 电子商务资讯 > 新时代用工策略“三部曲”

新时代用工策略“三部曲”

时间:2018-12-18 15:36 来源:东莞日报

  企业面对管理去中心化、工作个性化、生产众包化的新就业主义群体,亟需转变传统人才观念


90后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力军,很多90后员工不但要工作,更重视生活(记者 杨泽彬 摄)

      采访对象:智通人才连锁集团副总裁李纲领

  4月18日,东莞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协会年内首场服务日活动走进石龙,智通人才连锁集团副总裁、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李纲领就“新时代用工策略”建言献策。他认为,企业面对管理去中心化、工作个性化、生产众包化的新就业主义群体,需要在招聘上拓宽渠道,细化招聘内容;同时,企业针对员工生活需求软福利环境,加大基层员工教育培训,并以此构建员工保留模式。

  用人:新就业主义时代已到来

  目前,90后已经开始成为职场主力军,问题是,他们也成了“不好用”的职场新人代名词。媒体屡有报道,90后员工越来越不喜欢流水线上的工作,不少人入职两三个月,刚刚成为熟手就换一份工作,成为不折不扣的“闪辞族”。在辞职时他们往往会亮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譬如说“上班路上地铁太挤”、“宿舍没有网线”、“食堂伙食不好”等。

  “90后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力军,听话的人已经老了,不听话的人长大了。新劳动力群体带来价值范式的重构,即新就业主义已经到来,表现特征为时间碎片化、工作个性化、形式自由化、管理去中心化、生产众包化。”李纲领称,很多90后员工不但要工作,更重视生活,他们的这种诉求应该被企业老板和管理者认真审视。

  在这种状态下,企业主亟需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包括:老板们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是我给你发的工资,所以你要听我的话,不好好干就滚蛋;总想以最低的成本用到最好的人才,重视成本管理,忽略人才价值;在价值交换上要求员工先付出,才能谈回报;只做产品,不做人品,缺乏企业文化等。

  事实上,企业管理者们已经尝到用传统思维应对新一代员工的苦恼。李纲领常常听到他们诉苦,一些对60后、70后屡试不爽的招数,碰到85后、90后就不灵了。“以往员工要辞职,企业主会说:留下吧,每月再加50块钱。或者说:你现在走,最后一个月工资就拿不到了。老一辈的打工者一听,往往就留下来了,但是90后会说:金钱非第一,感觉更重要,不要工资直接走人。”李纲领称。

  招人:从细微处着手招聘渠道多元化

  具体到实践层面,李纲领认为,在招工难的大背景下,企业招聘环节需要有针对性地改进。

  首先是招聘渠道更加多样化。李纲领认为,除了传统的招聘会、招聘网等渠道外,可以尝试通过微平台,比如微信圈、微博、QQ群、垂直网站、社区网站招聘。

  “运用新技术改变招聘信息发布方式,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新生代求职。他们习惯使用网络查找信息,且大多拥有智能手机。企业以往也有内部推荐方式,现在通过朋友圈不也是一种内部招聘渠道么,据我了解不少企业用这种方式效果出奇的好。”

  此外,企业可以把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人数、联系人、电话、地址以及企业背景介绍等一系列信息,制成二维码印刷在招聘海报上,手机拍一下,更加直观、方便,同时提供可对招聘信息随时保存的功能,加大应聘机会。

  其次,招聘要从细微处着手。用人单位必须正视新兴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招聘广告的设计,既要体现人文和企业梦想,也要有详细的成长空间和福利待遇。企业的招聘要求、福利待遇事实上都需要写得很细,希望其中某一点能“命中”优秀人才。

  他举例称,他曾经见过某个企业的招聘广告,一列信息是员工入职后详细的成长空间,每个岗位都有后续的几个甚至十几个成长台阶,而另一列则是对应的员工工资待遇、福利等,“这样的招聘广告诱惑力巨大,让人一看就热血澎湃”。

  更为重要的是,李纲领认为,企业应该注重创新人力资源模式。他指出,现在人力资源讲求的是“但为所用,不为所有”,企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用工,比如外包、租赁、众包。另外,随着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把能够程序化的全部交给机器人,人只做创造性的、特殊性的工作。留人:营造好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培训

  员工招进来后,最重要的是留得住。对于企业来说,留住85后、90后员工,就是留住企业的未来。

  李纲领认为,除了针对90后特点改变管理策略,如变家长式管理为人性化管理,变被动式管理为参与式管理。更为实际的是,首先要满足员工对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等需求。

  “他们喜欢运动、喜欢娱乐、喜欢上网,企业就要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李纲领指出,目前,为了满足年轻员工的需求,不少东莞企业规划起篮球场、乒乓球室、棋艺室、电脑室、影剧院、小公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员工 “足不出厂”,就能免费享受到各种娱乐活动,也是为了让新一代的员工有一个寄托。正是有了这样丰富的生活,让员工往往舍不得离开。

  同时,企业应当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李纲领称,企业要梳理正确的培训观,认识到员工培训既不是成本,也不是福利,而是能带来回报的投资行为。他指出,现在的培训大多只针对中高层管理者,但企业班组长、基层员工同样需要加大培训。不少工人大多都是中专、技校毕业,企业不妨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大专等教育培训。“员工与企业签订合约,学习三年,加上合约约定的几年内不得离职的年限,企业不久就会有大量长时间稳定的员工。”

  此外,李纲领认为,培训还有诸多好处:能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培养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企业化人才;拥有爱学习的员工,将形成员工之间“帮、比、扶”的良性循环,塑造良好的学习型文化;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特别是在融入企业价值导向课程之后。(记者 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