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人数298905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领教职场 > 为什么会越努力越焦虑?

为什么会越努力越焦虑?

时间:2019-08-13 18:03 来源:领教职场

“如果说,职场中什么事情最让人焦虑,那就是我们明明很努力想完成一个目标,却总是事与愿违。

如果你在职场上经常焦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那很有可能你是受了结构性冲突的影响,那么,为什么说焦虑的产生来源于结构性冲突?结构性冲突又是什么?今天,我们来聊聊焦虑这件事。


“我觉得我太失败了,我什么都做不好!”

听到大学同学阿杰的这句话,吓了我一跳。

阿杰可是品学兼优的学霸。前一阵子,听说还升职加薪了。怎么今天就说这话?

“我被解雇了!”

阿杰拿下一个过亿的大订单,得以升职做销售主管,本是好事,可他却总怀疑自己能力不够。

他一直认定,公司有很多同事都比他优秀,他配不上这个职位。升职一个月以来,这种思想屡屡捣乱,令他在工作中惶惶不可终日



他在工作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万一做不好,该怎么办?好不容易得来的职位,会不会不保?

越想越焦虑,反而影响效率,最终导致犯了一个大错误。

老板一怒之下,把他给解雇了。

阿杰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上不是少数。

每次一遇到问题,先想的就是过程如何艰难,自己如何无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不懂得一个概念——结构性冲突

结构性冲突是指人们寻求愿景的力量与深信无力感或不够格的力量以及其他因素形成的力量之间的相互冲突



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作者指出: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内心观念,很多人占主导地位的观念都是“认为我们不能实现愿望。”

在职场上则体现为,明明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却总是在内心觉得无能为力,或者自己不配拥有成功,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内心冲突。



  

 越懂结构性冲突,

越能实现职场愿景



掌握结构性冲突,你能得到什么?

  1、突破内心的固有观念

要解决结构性冲突的问题,首先你要明白它产生的原因

结构性冲突的产生,从某个侧面来说是成长限制的结果。

从幼儿时期,父母就总会教导你什么不能做,你经常会听到下面的话。

你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要考虑。

脑子里胡思乱想的东西一点用没有。

你高考不准考到外地去。

父母设下的限制伴随着大多数人一生的进程,不断有人告诉你,你不能做一些事,久而久之,你就认为你缺乏实现愿望的能力。



了解结构性冲突产生的原因,你就可以突破内心观念

当你在工作中再次觉得自己无法做到某件事的时候,就能知道这只是一种观念问题,你就会再次思考,是否是真的做不到。

  2、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既然结构性冲突是一种内心的观念问题,那么当你觉得完不成愿景的时候,很有可能这种观念会掩盖真正的问题。

例如阿杰。他之所以失去工作,并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内心对愿景的无力感,影响了他的行为。

了解结构性冲突之后,他就可以找到自己职场的问题,以后找工作也可以引以为鉴。

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3、增强实现愿景的可能

愿景,是指希望看到的景色,也就是目标或想要做的事。

很多人之所以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是因为不了解结构性冲突

举个例子,李华想成为经理,这就是他的愿景,可内心的无力感却总是让他恐慌。

就像是一场博弈一样,无力感让他不断离开愿景,而创造力又让他靠近愿景。



如果这时他了解结构性冲突,就会明白这是内心深层次结构的问题。

了解无力感产生的原因,注意力才会放到真正的问题上,这样才能离愿景更进一步。




  

 掌握三种策略,
学会处理结构性冲突



既然结构性冲突对人的影响这么大,怎么做才能学会处理结构性冲突呢?这里提供三种策略。

  1、运用一般性策略

《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应付结构性冲突,有三个一般策略的方法:降低愿景、操纵冲突及意志力策略

降低愿景:降低愿景是指降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比如一个员工,他的未来愿景是成为一个公司老总,可当他想到这个愿景时,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此时他可以选择降低愿景,把目标先定为项目部经理,这样就会觉得他的愿景是有可能实现的,可以大大减少焦虑。

操纵冲突:操纵冲突是指通过人为的冲突,来操纵我们追求愿景的方式。

举个例子,小张觉得一个月两万的销售额太多超出他的能力,这时小张会想人为回避这个愿景,可能会编造出自己生病或者其他的借口来摆脱它。

这会暂时性缓解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要让操纵冲突的策略发挥运用,应该关注如何创造我们想要的,而不是摆脱我们不想要的。

意志力策略:意志力策略是指用精神兴奋法摧毁实现目标的妨碍。

拿最近最热的话题高考举例,很多学子为了取得好成绩,都会拼命给自己打鸡血,狂热地执着于某一个目标甘愿付出任何代价。

运用意志力策略,不可否认会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触动结构性冲突的问题。

一般性策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但都有自身的局限。



  2、说出真相,面对真相的承诺

想要真的应对结构性冲突,简单有深刻的办法,就是说出真相。

说出真相并不是追求什么真理,是心甘情愿根除令我们限制自己,不让自己看到真实情况的习惯,不断扩大意识范畴。

例如《第五项修炼》的作者讲到一个事情。

在他每次进行大项目的关键的时候,总是会让他觉得失望。

而这时他会努力做自己的事,克服由于别人的问题带来的困难和障碍。

很多年后他才意识到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他总认为这种情况让他无能为力,所以他必须自己一个人干。

当他看清这个模式之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他会先检查自己的行为,考虑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别人做了什么。

这就是面对真相的力量

一旦某一些结构模式被发现,它就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对真相的承诺力度越大,创造性张力就越大。



所以当下次遇到职场问题,不妨先问一问自己是否陷入了思维定式,再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是否有什么东西在限制你

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真相,才能最终实现愿景。

  3、训练潜意识,有效运用潜意识

解决结构性冲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学会运用潜意识。

潜意识是一个心理术语,是指人们没有认识到,但已经发生行为的意识。

潜意识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

观察会发现,当学习开车的时候,刚开始你需要集中注意力还经常频频出错,但当你掌握这项技能,就算有时车上会有人跟你说话,也不会影响你开车。

这时你开车的行为就是“自动”完成的,也称为无意识或自动意识行为。




  

 想要训练潜意识,
你可以这样做:



  1、学会静思冥想,学会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的第一个方式是,静思或冥想,这样能更好接近潜意识

潜意识没有特定的意志,所以不好把握。

在我们日常活动的常态意识里,潜意识被各种东西淹没,而只有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把意识集中在某个重要的事情或者愿景的某个方面,潜意识才会从分散混乱中解脱出来。

例如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做瑜伽或者冥想的习惯,当他们能有效地接触潜意识,就能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成功人士也会有其他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渴望的成就本身,而不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

举个例子,王鹏想升职,他需要考虑的就是达到升职这个结果,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过程多么坎坷,只有这样才能不给自己设限。

集中注意力的第三个方式是把愿景某方面单独拿出来考虑

这项练习可以帮我们把注意力准确集中在渴望获得的成果上,具体来说就是想象某个方面如果已经实现了,然后问自己:“假如我实现了这个目标,它会给我什么?”

例如手账术里面有一个近几年非常火热的“愿望清单”,它的设计就是你列出一项愿望,然后预计多久实现,同时贴上你实现后的照片,写下你实现的意义。

潜意识对于清晰而集中的注意力有敏锐的反应,你愿景的某一个层面越清晰,潜意识越容易捕捉到。

  2、通过观想和想象

聚焦潜意识,还需要通过观想和想象

举例说明,每次演讲前,很多人总会在心里无数遍地进行“心中彩排”,这已经成为很多领域专业表演的常规心理训练。

又比如游泳运动员发现通过想象自己脚上长有蹼,就能游得更快。

所以如果你想训练潜意识,在确定愿景后最好运用自己的观想和想象,这样可以更好地训练潜意识。

  3、理解什么最重要

无论哪一种方法训练潜意识,最终能否实现愿景,还是取决于你认为什么最重要。

如果没有不断提升自己真正志向的精进修为,就不可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心智。



著名投资杂志出版人吉尔伯特·卡普兰,他在第一次听到《第二交响曲》就兴奋得睡不着。

这时他心里就认为他真正想要的就是指挥交响乐。

于是他开始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个人收入,在认清了真正的志向之后,他最终通过努力得到了世界各地评论家的最高赞誉,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家。

据有关研究发现潜意识尤其能接受符合我们深层次志愿和价值的目标。

所以要想训练潜意识,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想为之追求一辈子的东西。

只有最终成果正确且深刻,才能达到潜意识的和谐统一

如果你在职场上经常焦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那么很有可能你是受了结构性冲突的影响。

虽然结构性冲突无处不在,但选对方法就能摆脱结构性冲突,实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