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人数298905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领教职场 > 职场人生 | 鸡汤,到底好不好喝?

职场人生 | 鸡汤,到底好不好喝?

时间:2019-08-06 22:24 来源:智通教育

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不少鸡汤的洗礼,有些给了我们启示,坚定了信念;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发现,鸡汤还是那个鸡汤,不变的配料,但是“味道”却没有当初喝下时那么香甜了,到底是鸡汤没有用,还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呢?今天,我们来聊聊鸡汤到底还好不好喝?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朋友圈里总有一类文章是你多数人嗤之以鼻,但却无时不刻在上演着“真香定律”的文章,我们通常会称之为「心灵鸡汤」

我通过对朋友圈和我自己关注的公众号观察,发现转发最多、阅读量最高、极容易刷屏的都是「鸡汤」意味甚浓的文章,情感类和成功类的鸡汤文尤其受欢迎,如果是两类兼具的励志文就更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了。

「鸡汤文」之所以盛行,还是有不少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转发「鸡汤文」的人大多是期望在向朋友们传达甚至炫耀自己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喏,你看我是这类文章的人~”,尽管很可能在没人的时候还会狠狠地骂几句娘,抱怨遇到的问题喝几顿「鸡汤」都解决不了。

其次,鸡汤文很容易戳中人的痛点,在故事中叙述的内容和观点,会和潜在受众的状态类似,形成“情感共振”,然后试图告诉朋友们自己的人生也是同样励志。
最后,也是我们微信通讯录里的长辈们,很可能是真认同文章观点,被文中某个句子“击中”,久久不能自拔,为了感激作者的“深度理解认同”,赶紧转发到朋友圈再加上几句真心评价。

(这碗鸡汤,大补)

当然还有极大的可能是「鸡汤文」转发者的领导能看到他的朋友圈状态;
人作为典型的社会动物,没有人会拒绝被关注的快感。
无论是写「鸡汤」的,还是看「鸡汤」的,核心都无法跳脱两样内核:
情感认同,认知共鸣
那么,关于「鸡汤」,我们来聊聊如何正确看待「鸡汤」以及看「鸡汤」的正确方法。

1.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心灵鸡汤」?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生活连轴转,问题困惑天天换。最大的痛苦是,有些事儿还不能轻易跟熟人讲,否则或许就换来“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的效果,当然还有可能是「关我 P 事」或者「关你 P 事」。

于是,人们越来越压抑,负面情绪无处释放,一些人选择在网络上出气、游戏里沉迷,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貌似成熟的默默承受,就快憋出内伤。
直到有一天,他们眼前一亮,一种新型治愈系文章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哎哟我去,这简直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嘛”、“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世界那么大,我真该去看看”的声音不断在内心升腾。
来,兄弟,干了这碗鸡汤,明天搬起砖来,也要元气满满哦!!UP!!
因此,窃以为「心灵鸡汤」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这个浮躁社会的减压阀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确需要「心灵鸡汤」。
2.「心灵鸡汤」的危害有哪些?

既然,我们需要它,为何还说它有危害呢?它的危害体现在哪里呢?

古语云:“过犹不及”。尽管社会需要正能量,但如果光是「心灵鸡汤」,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毕竟鸡汤是不能当饭吃。


我曾看过这样一段话:“所谓心灵鸡汤,通常以道德或情感的名义,向读者传输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并强化其与「成功」、「爱情」、「亲情」之间的唯一联系,致使读者扭曲的理解问题。”

另一个更加简单的回答是:有人问「螺丝怎么拧不进去?」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先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但「鸡汤」则通常是站在高处猛喊「那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我抽你啊,「只要拧得努力就够了?」,先看看题好么?!

(没人告诉我需要少吃多少顿,才能无限接近梦想)

看出来了么,如果要我说「心灵鸡汤」的危害,我的回答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唯心,而无法给出实际的行动指导。

不信你看,读了那么多的「心灵鸡汤」,是不是转发一下就没有然后了?喜欢把「鸡汤」放在嘴边的人,往往是自己没有行动力的人,然后呢,然后就心安理得了呗。

3.如何正确的对待「心灵鸡汤」?

说到看待「心灵鸡汤」的正确姿势,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来自甘肃贫困乡村的本科毕业生张薇,在主席台上的那段发言,恳切的表达了寒门学子“唯一出口就是向上”的感怀。


张薇是一位典型的寒门学子,当年她第一次参加省级物理大赛,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有见过。
她在演讲中说道:“坚持,就是身处低谷仍心怀希望,困难重重仍坚定前行,只要咬牙坚持,生活就会给你惊喜。"
对于在鸡汤浸泡下,这段在发言者心里的肺腑之言,可能在我们耳朵里也不过是一段平平无奇的鸡血罢了。

甚至很多人认为,“如果努力有用,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穷人了。"

是啊,那些见到“鸡汤”就倒胃口的人,大多数都是“没有实践”或者“刚开始实践没有坚持”的人,他们还没有成功就已经放弃了,真正的成功者笑到最后,才会由衷地说一句,“这碗鸡汤真香"。相反,那些失败者往往会说,“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绝望”,所以,“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躺下,反正爬起来还会摔倒"。

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明明是自己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话说到这儿了,你大概会说,别再BB了,那你告诉我「心灵鸡汤」怎么读!

事实上,「心灵鸡汤」本身就是提鲜用的,非要用来充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鸡汤代替不了行动,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遭遇的「一地鸡毛」,这才是「鸡汤」最大的功效。

所以,对待「鸡汤」的正确姿势是:不迷信权威或者那些十分狗血的励志剧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正常人;当然,也不要矫枉过正,不要为了不接受别人的影响而一棒子否定他人的智慧。

简单说来就是:不随意盲从,亦不一味抵抗。保持独立思考。


想到就去做,不要将希望寄托于他人的启示,而是要学会自己找到答案,也许,这个答案,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自己的。